隨著疫情在歐美的大規模擴散,緊跟無印良品的步伐,又一零售業巨頭必勝客也在短短的48小時內被迫關閉了全美境內300余家店面。開心時刻必勝客,現在似乎高興不起來了。禍不單行,受疫情影響吉野家、麥當勞等巨頭,也紛紛進行了“瘦身”。
反觀中國,同樣是受疫情影響,但似乎損失并沒有那么慘重。一方面得益于中國政府對于疫情的正確、快速、高效的應對機制,另一方面得益于現在中國的新零售業模式。網上訂購+物流配送,這些原本不被人看好的商業模式,成為了在疫情期間異軍突起的“救世主”。看到疫情期間運動廠商李寧的銷售業績,大家就知道了好好利用好網絡資源是多么的重要和關鍵。
大到京東、天貓,小到淘寶C店,現在都在進行產業升級。原本的貨物陳列已經滿足不了現在消費者對于網絡購物的需求了。于是乎,網上的虛擬探店、360°產品展示,即便你沒有在商場里面對面進行選購,也可以有身臨其境之感。讓購物不僅僅是買東西,那些在線下商場消費時得不到的娛樂感、新潮感,隨著科技和網絡技術的提升給線上購物進行了賦能。
很多商家在自己的APP里推出了虛擬試裝功能,用戶只需要上傳自己的照片,再選擇自己中意的衣著,就可以在手機上看到自己的試穿照片,從而決定是否購買。另外,很多店家的物流系統也是做到了網上購物全國配送這一舉措,并且這種全國配送還是最新技術,全國境內就近發貨配送技術。簡而言之,就是您在自己家里下單,訂單會通過網絡系統進行定位,優選讓您家附近的商場或者經銷商進行出貨,并且聯系最近的物流公司進行派送。這樣一來,原本需要幾天進行的派送就能在一天內完成了。在發貨的同時,商場和經銷商還完成銷貨、清庫動作,最大程度上完成了“0庫存”。就是這種高效、低開銷的新零售模式,成為了中國的新型銷售模式。顯而易見, 在歐美地區沒有做到。
其實這樣的模式還是基于國外流傳過來的信息化倉儲理論和物流理論。但是為什么沒有在國外得到發揚光大呢?原因有三:
一、國外的人工成本高。高昂的人工成本,讓物流、快遞這種需要人工派送的環節變成了耗時費力的工序。
二、國外的住宅區較分散。國外的住宅區并沒有國內這樣密集,單位派送時間內,可以送達的貨物件數有限。
三、國外的配送人員稀缺。對于快遞員這類行業的從業者非常稀缺,并沒有國內這么多從業者,而且大家都知道很多國內的快遞員都是身兼數職。他們可能同屬于多個企業,白天是程序員,晚上是快遞員。這種新時代的靈活用工模式,讓勞動力得到了最大化的使用。之前的盒馬靈活用工事件,讓廣大企業家了解、接受了這種用工模式。可以說在今后的企業中,這種靈活用工的模式會成為主流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