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實施半年來,隨著稅制轉換的平穩過渡和落地生效,營改增在廣東經歷了從“硬骨頭”到“真實惠”的轉變,稅制改革帶來的紅利正逐步得到釋放。
稅制平穩過渡 改革步入軌道
在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涉及的四大行業中,金融業由于其子行業業務種類眾多、核算復雜,被視為此次營改增中的一大難點。
廣東省珠江人壽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廖方和表示,在營改增前夕曾擔心由于金融保險業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營改增后企業管理流程、財務流程均需作出改變,企業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
“在營改增過程中,稅務部門給予公司眾多幫助,包括整體統籌和持續追蹤公司的稅改進度,通過現場培訓和電話解答等多種方式回復企業涉稅問題,輔導公司銷項發票申購開具、進項發票校驗抵扣、增值稅稅務申報等具體涉稅工作的逐一落地。”廖方和慶幸地說,公司目前已經順利完成“營改增”對公司相關財務和業務流程的流程改造,特別是安全、高效實現跟營改增相關的多個財務、業務信息系統的改造升級。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是另一家營改增金融行業企業代表。財務部總經理羅冰介紹,隨著營改增的推進,政策的穩定,公司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嚴格發票把關,在規范自身內控機制的同時,已經初步享受到了營改增政策。
“營改增在促進稅制完善的同時,促進了企業內部改革和管理,有利于加強企業經濟核算和對稅法的理解,進而增強企業的稅法遵從度。”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楊衛華指出,營改增在促進企業加強管理的同時,也促進了稅務機關內部的管理,提高了征管效率,倒逼了財政管理體系的進一步改革,從而調動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
初顯減負效應 百姓享受實惠
從廣東省國稅局統計情況來看,營改增全面實施近半年,廣東省已全面實現所有行業稅負下降的目標。2016年1—8月,累計實現減稅421.45億元,其中四大行業凈減稅59.12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也由于增加*扣而廣泛享受改革紅利實現凈減稅165.96億元。
楊衛華指出,營改增是我國結構性減稅的重要措施,通過減少重復征稅,促進了稅收公平,有利于促進產業的升級和優化。而稅負的下降則直接增加了企業的流動資金,給企業更多的發展后勁,也有利于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改革有利于各類企業在公平的稅收環境下開展競爭。
與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服務業,是本次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戶數最多也是受惠面最廣的行業。占生活服務業戶數近九成的小規模納稅人,因稅率從營業稅時期的5%降至3%,稅負水平得到大幅度下降,有效降低小型微型企業經營成本。一般納稅人由于大量可抵扣進項的增加,下降幅度更加明顯,遠低于營業稅時期的稅負水平。
坐落于廣州沙面島的白天鵝賓館,自1983年開業,是廣東乃至全國最為“老牌”的五星級酒店之一。借助營改增帶來的減稅契機,“老酒店”迎來了“新春天”。白天鵝賓館的財務總監張云豐表示,本次營改增以來,該酒店無論是住宿服務、餐飲服務,還是其他生活服務、不動產經營租賃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稅負水平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住宿業和餐飲業,實際經營成本大大降低,流動資金得到有效緩解,營改增帶來了切切實實的紅利。
在廣東省珠海市,珠海度假村酒店財務經理表示,該酒店今年分拆了洗滌業務、婚慶策劃、家政業務,分別成立了3家子公司,除了向酒店提供服務外,也用于對外拓展專項市場,有利于酒店的多元化發展。因營改增解決了重復征稅,上述業務的調整并未導致額外的稅收。
提振升級信心 企業增添活力
市場經濟環境下,稅負改革尤其凸顯了其調節社會資源配置、宏觀引領的導向性作用。對于市場主體的企業來說,通過營改增實現降稅,可在短期內降低經營成本,刺激企業購買應稅服務、購置和改善不動產、擴大投入,為主動擁抱創新驅動“松綁”,“輕裝上陣”贏得發展“大空間”。
廣東順德碧桂園集團的常務副總趙善偉談起此次營改增非常振奮,這次營改增試點允許企業購買的不動產進項稅額在2年內分期抵扣,對企業而言也是一項重大利好,對于老舊的辦公樓,也可以計劃翻新裝修,在提升企業形象的同時,又能比預算多抵扣稅款好幾十萬,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國家把改革的紅利大禮包真正派給了企業。
珠海興業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張龍才談及營改增對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時表示,公司將利用減下來的稅款加大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加快建筑節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和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迎來企業發展的春天。
“營改增帶來的稅負下降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經商環境,進一步助力我公司推動創新研發、謀求產業升級。”嶺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是東莞市的生態園林龍頭企業,財務總監杜麗燕介紹,營改增后,該公司5—9月建筑服務稅負下降0.9%,養護服務稅負下降1.45%,共節省稅額43.05萬元,稅負水平的下降讓公司實現“深耕生態環境主業,大力布局新產業”的目標更有信心。
“營改增后,高新技術企業進項*扣增加明顯。通過推動企業產品改造和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創新、提高效率,營改增使我們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同時,增值稅的進項抵扣及退稅機制,納稅人的出口退稅,增強了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楊衛華表示。
釋放改革效應 經濟迎來良機
除了對金融、建筑、房地產、生活服務四大行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外,擴大*扣范圍是此次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另一大亮點。允許*扣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對于促進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國產智能通訊設備巨頭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近幾個月來正積極利用營改增政策紅利調整經營思路和發展模式,不斷擴大經營。營改增的減負紅利,為歐珀公司加快廠房和設備建設注入了動力,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產能。2016年上半年,歐珀公司市場份額增長3.8個百分點。其中R9上市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賣出超過900萬臺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該公司財務總監羅福泰指出,今年營改增過程中,該公司作為原增值稅納稅人也從新政策中獲利,其即將投入的45億投資將會帶來租金、勞務、建筑方面的*扣,總數達到約3.7億,可以說為其發展極大地增翼添力。
在推動制造業發展的同時,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后,廣東第三產業發展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快。2016年二季度,廣東省第三產業產值10291億元,比一季度增長12.29%,其中新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分別增長28.43%和18.54%,增幅明顯。
據廣東省國稅局數據顯示,5—8月廣東國稅新增稅務登記23.42萬戶,月均凈增5.86萬戶,月均增幅提升70.59%。稅務登記戶數增減變化的鮮明對比和凈增戶數的快速增長,彰顯結構性減稅政策特別是“營改增”的積極作用不斷發揮,微觀經濟保持一定的活躍度。(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