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2日從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獲悉,2016年,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減稅規模增加的情況下,連續第四年完成了預算確定的稅收收入任務。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總體運行平穩、漸行漸好,成效好于預期;5年來,在GDP下降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稅收收入增幅下降較大,減稅是重要原因之一。
圓滿完成預算稅收任務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115878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增長4.8%,圓滿完成預算確定的收入任務。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2012年至2016年,我國GDP增幅從7.8%逐步放緩至6.7%左右,增幅降低了1.1個百分點。在稅收方面,隨著以減稅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稅制改革和優惠政策持續加力,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增幅從2012年的11.3%下降至2016年的4.8%,下降了6.5個百分點,比同期GDP降幅更大。
“這一數據的變化背后有多種因素,但減稅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王軍表示,稅制改革和減稅政策不僅直接降低了企業稅收負擔,而且助推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企業轉型升級,鼓勵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經濟穩增長和市場增活力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稅制改革和減稅政策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包括2012年在上海率先推開營改增試點,逐步實現了對所有貨物、服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的全覆蓋;先后四次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適用范圍;兩次放寬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營業稅條件;兩次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范圍等等。
營改增惠及工業企業
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全國稅務工作會議表示,目前改革總體運行平穩、漸行漸好,成效好于預期。全年累計減稅將超過5000億元,確保實現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改革目標。同時,外溢效應凸顯,在促進經濟增長、產業升級、企業發展、就業創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越來越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工業企業是原增值稅納稅人,本身不在營改增范圍之內,但營改增步步擴圍不斷惠及工業企業。
“由于工業企業取得新擴圍企業營改增以后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依法抵扣,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它們是營改增的‘凈受益者’。”王軍表示,隨著營改增范圍的逐步擴大,5年來,工業企業享受的凈減稅也越來越多。
據統計,2012年至2015年,以工業企業為主的原增值稅納稅人從“3+7”行業增加抵扣減稅分別為237億元、802億元、1020億元、1220億元,呈逐步增加趨勢。特別是2016年減稅規模繼續擴大,1月至4月份,原增值稅納稅人從“3+7”行業增加抵扣減稅406億元,5月份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后,可抵扣進項進一步增加,5月至11月份,除獲得“3+7”行業抵扣減稅652億元外,還獲得四大行業抵扣新增減稅528億元。
“這樣,2016年1月至11月份,原增值稅納稅人已合計減稅1586億元,約占全部營改增減稅額的三分之一。”王軍說。
王軍表示,還可以從工業增值稅與工業增加值的比值變化情況來驗證上述結論。2012年這一比值為9.88%,隨著營改增試點范圍不斷擴大,抵扣不斷增加,這一比值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9.59%、2014年的9.41%、2015年的9.21%。
“由于工業增值稅同比下降0.9%,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月至11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一降一升,預計2016年工業增值稅與工業增加值的比值肯定會更低一些。”王軍說。
此外,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稅金(包括應交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下稅金等)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從2012年開始逐年下降,2012年至2015年分別是5.8%、5.77%、5.6%、5.36%。
“這些都說明,營改增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給實體經濟、工業企業、制造業的減稅效果是實實在在的,促進了這些企業更好地爬坡過坎和轉型升級。”王軍說。
征收“過頭稅”將追責
對于2017年的稅收工作,王軍表示:“稅務總局將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配合財政部研究新的減稅政策,加強政策效應分析評估,及時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見建議。同時,進一步改進稅收優惠的辦理手續,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見效。”
據悉,近期,稅務部門要在全國范圍內再組織一次營改增專項督察,深入開展營改增“大輔導”,幫助納稅人用好抵扣政策,享受減稅紅利。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強調,依法征稅聚財力。“要堅決依法收好稅,進一步完善收入管理體系;堅決不收‘過頭稅’,嚴守依法征稅底線。對于違規收‘過頭稅’的行為不僅要堅決糾正,而且要堅決追究責任人員和相關領導的責任,絕不姑息。”王軍說。
此外,“稅收共治”這一理念被明確到2017年稅收工作中。“要加大稅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平臺的聯通,推進涉稅信息聚合共享。加強納稅信用聯合應用,進一步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促進納稅人遵從。”王軍表示,要總結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中各方協同治稅的經驗,實現多方力量匯合聯動,進一步構建“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稅收共治格局,凝聚做好稅收工作的合力。(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