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的一系列宏觀數據總體向好且回暖趨勢明顯,雖然今年國際外部環境仍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但相信體量龐大、內部動力與潛能強勁的中國市場能夠在今年繼續保持中高速發展勢頭。”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比利時荷語新聞網站Chinasquare主編楊勇基說。
楊勇基曾多次訪華,在中國經濟發展方面有著獨到見解,并對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成就贊嘆不已。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楊勇基說,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年內主動轉變了經濟增長模式,經歷了增速放緩的過程。從中長期角度看,步入新常態模式的中國經濟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歐洲,業界對中國經濟現狀的主流評估積極,但歐盟此前在個別貿易問題上表現出的保守主義傾向卻引發了不少有識之士的擔憂。歐盟智庫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安德里亞·莫格尼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歐盟面臨著內外多重挑戰,中國應成為歐盟妥善對待的合作伙伴,歐盟領導人有必要持續加深對華經濟聯系。
安德里亞·莫格尼認為,歐盟應積極鼓勵中國資本參與諸如“容克計劃”這樣的歐洲戰略投資計劃,同時還應積極面對并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程,促進雙邊經貿合作。他認為,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任何持有貿易保護主義的主張最終將會被邊緣化。
無獨有偶,歐盟委員會在近日發布的《冬季經濟展望》報告中亦認為,中國經濟在去年上半年經歷了貿易額與投資下滑,增速有所放緩,但得益于下半年的出口與投資回暖,中國去年6.7%的總體經濟增長態勢依然強勁。報告稱,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具有針對性與靈活性,經濟增速放緩與金融風險總體處于可控狀態。
報告預計,未來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將是促進增長的關鍵因素,受宏觀政策得當、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家庭收入增加等一系列利好影響,中國仍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此外,隨著全球需求復蘇,預計中國出口將會繼續逐漸改善。總之,中國宏觀經濟仍將繼續增長,經濟放緩和相關風險將是可控的。(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