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財政部部長肖捷上任約4個月時間后,迎來了他的首場記者會。肖捷對個稅改革推進步驟做出了詳細介紹,未來會對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收入,實行按年匯總納稅,還會加入包括教育支出等專項扣除。
至于個稅免征額,肖捷表示將根據居民消費水平等進行綜合測算,來決定是否在現有3500元基礎上提高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
對于企業減負的呼聲,肖捷表示,今年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將增值稅稅率檔次由四檔簡并至三檔,目的就是要營造更加公平的稅收環境,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減稅效應。
多位稅務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增值稅四檔稅率中,未來取消13%這檔稅率,將其并入11%這檔稅率的難度較小,因為13%屬于制造業的優惠稅率,適用行業范圍較窄,改動起來相對容易,又能達到減稅效果。
肖捷還特別強調,今年的減稅降費措施出臺之后,并不意味著給企業的減負工作劃上了句號。要繼續強化“放水養魚”意識,不會局限于僅算眼前的小賬,更要算經濟發展的大賬,要通過繼續給企業減負為市場加油。
個稅改革方案明晰
個稅與每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每年兩會都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如全國人大代表、巨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忠表示,居民收入、物價水平、居民個人家庭經濟支出結構等近年發生很大變化,當前3500元個稅免征額與現實消費不符,建議將個稅扣除額提高到10000-12000元,讓中等收入以下的人不需要納稅。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則建議,將個稅工薪收入超額累計稅率中最高一檔稅率45%,下調至25%,這樣帶動稅率級距減少,又實現與資本利得稅率相當,又能提高納稅遵從度。
個稅免征額的話題每年都會提上臺面。去年兩會發布會上,時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簡單提高工薪所得扣除額并不公平,也不是個稅改革的方向。
肖捷表示,目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將根據居民消費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測算,確定是否提高免征額。
正在研究設計的個稅改革方案,推進方向是業內談論多年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具體怎么綜合,又怎么分類呢?
肖捷給出了明晰的回答,總的思路是個人所得稅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
綜合方面,將部分收入項目,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分類方面,個人收入所得項目中的財產轉讓等,繼續實施分類征收。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誕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在業內大致有共識,將工薪所得、勞務收入、財產租賃等經常性收入綜合納稅;而資本性收入,如股息紅利等,可分類征稅。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像財產轉讓如房屋買賣獲得的收入,公眾一般持有房屋好幾年才轉讓一次,這類一次性、偶然所得,歸并到年度經常性收入不合適,比較適合分類征稅。
除了上述綜合與分類改革外,肖捷還表示,個稅改革方案考慮制定一項新政策,即專項扣除,未來會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這有關“二孩”家庭教育等扣除項目,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個稅改革方案尚在制定中,未來會分步實施到位,什么時候能落地呢?肖捷直言,從國際經驗來看,推行目前這套改革方案,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比如稅收征管部門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信息,來保證制度順利實施;按照稅收法定原則,個稅改革方案制定后,要修改稅法,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強化“放水養魚”意識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減輕企業負擔5700多億元,超出了在設計試點方案時的減負預期。
2017年將繼續減稅降費,預計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2017年減稅政策很重要的一項在于,完善營改增政策,簡化營改增稅率結構,由四檔稅率降到三檔。
目前我國增值稅有四檔稅率,有17%、13%、11%、6%。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曾解釋過,設計多檔稅率主要考慮為了保證營改增的平穩進行,平衡企業的稅負、經濟的增長和稅制改革之間的關系。制造業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大,17%的稅率是合適的。生活服務業主要支出是勞務,機器設備或不動產等可抵扣項目,相對工商業和制造業要少得多,因而設定較低的稅率6%。
如何簡并稅率呢?張斌表示,可行的方案是取消13%這檔稅率,將它并到11%這檔稅率。因為13%和11%差距不大,考慮財政可承受能力,是可行的;另外,13%屬于制造業中的優惠稅率,適用行業范圍相對窄,并到11%服務業這檔標準稅率,變動較小。
根據2008年修訂通過的增值稅暫行條例,納稅人銷售或進口包括糧食、食用植物油;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等;圖書、報紙、雜志;飼料、化肥、農藥、農機等,適用13%這檔稅率。
安永大中華區間接稅主管合伙人梁因樂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13%這檔稅率比較特別,包括燃氣、水等跟老百姓生活相關的公共消費品多適用這檔稅率。簡并稅率可行的方案,要么把13%取消,并入到11%;或者把11%和13%合并成一個新的稅率。
肖捷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既要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負擔,又要保證重點領域的支出,財政收支平衡的矛盾和難度都很大。要做到預算收支平衡,坦率地說,很不容易,在預算安排上,要想盡辦法做好‘加減法’。”
如,對扶貧、農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領域加大保障力度,還要增加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資金;另一方面,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政府部門要帶頭過緊日子,不能大手大腳地花錢,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