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多地稅負重
福建省電力工程承包公司常年在南美國家開拓業務,說起國外稅費的繁雜,其財務總監陳建來十分感慨,他說:“公司在南美當地各種捐稅58種,按行政可分為聯邦稅、州稅和市稅三級。條目眾多,稅種復雜。”
陳建來以東南亞舉例說,“目前公司在東南亞某國主要繳納2%預扣稅、12%增值稅、30%企業所得稅和2%營業稅。前三種上繳到稅務局,營業稅由所在地的政府收取。這當中就容易產生重復征稅,加重企業負擔。”他說,“國內增值稅僅就增值部分征稅。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我們大部分建安項目采用簡易計稅法,由于稅基變小使得流轉稅負下降;從而還帶來了以流轉稅為稅基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附加稅的降低。”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制磚機械及混凝土機械的廠家,兩年前全資收購了德國制造企業策尼特公司。該企業董事長傅炳煌說:“策尼特所在的州是德國技術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力度卻較小。而在國內,我們享受了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加速折舊等許多優惠政策。”
漳州旗濱玻璃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馬來西亞成立旗濱集團(馬來西亞)有限公司。根據近幾年的觀察,其財務負責人葛偉森認為,在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上,中國基本沒有地域之分,而在馬來西亞,其公司卻因為生產線所處地區不在“五大經濟發展走廊”中,而無法享受相應優惠政策。他認為,這樣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失公平。
“我們公司在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的項目,所得稅稅率都是30%,增值稅稅率只有一檔為18%。我國的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增值稅最高稅率為17%。總體上看,我國的稅負處于中低水平。”林紅英說,“目前國內實行的流轉稅很不錯,許多項目都可以進行抵扣。如今年2月份,在紫金山上服務的7戶建安企業為我們帶來了404萬元的抵扣紅利,預計今年公司因營改增將減稅超億元,稅負將從14%降至10%。”
國內外納稅服務態度差距大
“要論稅收服務,國外多數國家比不上我們國內的稅務服務。”說起歐洲的稅收服務,傅炳煌說:“我們遇到涉稅難題上門咨詢,所在國的稅務干部什么問題都不解答,就拿了一本非常厚重的稅務書給我們,叫我們自己去看。如果還不懂,就叫我們去找專業的稅務事務所。”
據一些閩商介紹,以歐洲某國為例,稅務師事務所按小時收費,1小時的咨詢費約300歐元。如果需邀請事務所的工作人員來企業洽談,連路程也要算在咨詢時間里。“萬一堵個車或者飛機晚點,這成本都要我們出,來回一次就要支出人民幣5-6千元,”
一些閩商說:“反觀我們國內,你找稅務部門咨詢問題全部免費,申報期還會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途徑提醒我們按時申報,幫助我們防范風險。”
深有同感的還有林紅英,她說:“在國外,只有企業常往稅務機關跑,稅務人員幾乎從來沒有主動上門與納稅人交流;我們國外投資項目也都是通過中介機構來與當地稅務部門溝通協調相關稅務問題。相較而言,國內稅務機關的服務意識比較強,經常上門服務,還開通了國際咨詢熱線。”
林紅英做了一個統計:2016年,紫金礦業共咨詢12366國際稅收專家熱線12次,“每次工作人員服務都很熱情。”
寧德市俊杰礦業有限公司在南美投資了兩家企業。總經理李成良介紹說:“當地報稅渠道單一,主要是通過在稅務局現場報稅;其網上報稅推廣較晚,而且只有專業的涉稅中介才會網上報稅,普及程度相對較低。”
而與此相反的是,國內稅務部門“四通八達”的辦稅“網路”。福建新大陸支付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吳振峰特別有“感”,他說,比如“閩稅通”APP,讓我們可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自主辦理涉稅事項;“國地辦稅一窗化”“國地自助辦稅一廳化”,實現了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避免納稅人在國地稅之間往返奔波。
“與福建家鄉目前推出的一系列便民服務舉措相比,南美當地稅務局工作效率較低。”寧德市一家礦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裴小英表示,國外稅務機關常常是“下班就走”。她說:“當地稅務局不像國內有延時服務和預約服務,下班時間到了,工作人員就會停止辦稅。有的人排了很久的隊伍,也只能等到下次再來。”
國內正向激勵為主 國外“暴力”震懾為主
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珠光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目前已在海外設立合資子公司。其財務總監蔡志明說:“2013年1月起,某國稅務部門要求外國企業必須按4%繳納預扣所得稅,并補繳從2011年到2012年期間少繳的1%的預扣所得稅,本地企業仍按3%繳納預扣所得稅。這樣的保護政策就看出外資企業在當地無法獲得政府的公平對待。”
一位閩商說:“目前公司在外承包工程的國家中,已與我國簽署稅收協定的有6個。但是在這些國家基本都存在協定執行不到位的問題。特別是關稅協定規定‘在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時,應當允許扣除其進行營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行政和一般管理費用’。而目前還有國家對在中國發生的費用不允許稅前扣除或在認定費用上手續繁瑣,使用部分在國內發生的費用無法稅前扣除。”
“在誠信建設方面,海外更多是以“暴力”震懾為主,而國內則以正向激勵為主。”據一些閩商介紹,在東南亞,若納稅人逾期報稅繳稅或逃稅,稅務局一般會采取曝光納稅人、起訴納稅人等方式,用比較暴力的手段讓納稅人因懼怕而納稅。而在中國,除了傳統的催繳方式外,新推行的納稅信用等級評價,把企業的納稅義務上升到道德層面。“納稅信用等級作為衡量企業信用的重要部分,對企業小到日常運營,大到企業形象的塑造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希望家鄉把這些好做法發揚光大。”(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