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去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展開“營改增”試點工作,酒店業被納入試點范圍。酒店業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由營業稅5%改為增值稅3%,稅負有明顯下降。但也有企業表示,作為一般納稅人的大中型酒店企業,總體稅負基本持平,個體有增有減,并沒有達到有效減負的目的。其原因為,不可抵扣的項目占比較高,部分可抵扣項目很難實現進項抵扣。
為此,全國工商聯曾提出相應改善建議,一方面針對酒店業行業特點,建議對部分項目抵扣難問題進行專項研究,出臺有效措施,實現應抵盡抵;另一方面,對酒店業增值稅采用簡易辦法征收,建議考慮酒店業的成本構成和抵扣困難,對酒店業一般納稅人采用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
在交流會現場,昆侖飯店財務總監徐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8個月實踐,稅額總體上是下降的。”
“稅務局的政策需要學習了解,采購的時候需要找提供相應發票的供應商可以抵扣稅款,總體上是稅率下降,整體上利潤上升。”徐巖說。
中國大飯店財務副總監劉陽對記者表示,在去年5月剛開始開專票的時候很麻煩,要提供很多信息,客人需要等很久,“現在簡化了很多。”劉陽說,“現在系統里都有記錄,不需要重新錄入。”
據劉陽估算,在實施“營改增”之后,2016年中國大飯店減稅額在1000萬元左右。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教授陸勇表示,由于營改增延續了營業稅的差額征稅政策,廣大的中小型公司如果選擇為小規模納稅人,僅稅率從5%下降至3%這一點來看,稅負下降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而如果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雖然稅率從5%上升到6%,但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且可抵扣日常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進項稅,因此稅負較營改增前來講還是下降的,其稅負下降的程度主要取決于是否可取得足夠多的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廣大的中小型旅游公司一定要選擇合適的納稅人身份,做好納稅籌劃,以應對本次的營改增。”陸勇說。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預算管理部常務副總經理譚寧表示,目前稅務系統在一些便捷性和穩定性上還有些許不足:“比如免稅備案系統受理通過時間不穩定,備案時需要上一條受理通過后才能繼續備案,因此不能連續備案,但由于境外旅游服務金額小數量大的特點,造成免稅備案效率較低。希望可以對相關稅務系統加以完善,以便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為企業辦稅帶來更大的便捷。”
“近期北京國稅的公眾號也對發票要求進行了推送,要求普票如果開具單位抬頭也需要開具納稅人識別號,但是在個人客戶開具普票時,要求開具單位抬頭發票卻無法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時,如何處理并沒有具體的指導辦法,造成在實際處理過程中對個人解釋起來十分不便,另外電子發票如果將納稅人識別號設為必輸項目也難以實施,因為如果沒有納稅人識別號的組織、個人需要開票,系統難以自行判斷。因此希望針對這些較細的情況,出臺較為具體的處理指導辦法。”譚寧說。
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副巡視員馬潔表示,營改增是國家的既定政策,最大的特點是避免了營業稅重復征稅、不能抵扣、不能退稅的弊端,實現了增值稅“道道征稅,層層抵扣”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企業稅負,可以促使社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營改增可以說是一種減稅的政策。更重要的是,“營改增”改變了市場經濟交往中的價格體系,把營業稅的“價內稅”變成了增值稅的“價外稅”,形成了增值稅進項和銷項的抵扣關系,這將從深層次影響產業結構的調整及企業的內部架構的變革。
馬潔說,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全面實施營改增,可以促進有效投資帶動供給,以供給帶動需求。對企業來講,如果提高了盈利能力,就有可能進一步推進轉型發展。這也是推動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
馬潔表示,旅游行業要深入領悟營改增帶來的變革,從產業結構的調整到企業的內部架構的搭建,只有深入全面的改革才能適應營改增帶來的變化。(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