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要求,全面增強稅務人依法行政能力。推動稅務人員學法用法,健全領導干部日常學法機制,健全稅務人員學法用法培訓制度,把稅收法治宣傳教育作為干部教育培訓重點內容,完善學法用法監督考核機制。促進稅務機關依法決策,樹立依法行政理念,提高領導干部依法決策的意識,確保決策內容、決策程序于法有據,依法進行。培育依法行政制度文化,規范稅務人員執法行為,提高稅務人員的法律素養和道德修養,推進稅收執法程序規范。大力宣傳和落實納稅服務規范、稅收征管規范、出口退(免)稅管理規范和國稅地稅合作規范等稅收工作規范,推動稅收管理服務規范化。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的要求,全面梳理稅務部門權責清單,清理規范權責事項,并向社會公告。推進政務陽光透明,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依法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加強公開載體建設,加快推進“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將稅務網站、“兩微一端”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開平臺、更加權威的政策發布解讀和輿論引導平臺、更加便利的回應社會關切和辦稅服務平臺。
《規劃》提出,全面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水平。增進納稅人權利與義務對等觀念,積極宣傳稅法賦予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重點宣傳納稅人享有的權利。加強稅收法律政策解讀,認真傾聽納稅人呼聲,利用大數據分析,準確把握納稅人合理需求,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法規,著重加強稅收政策解讀工作。增強納稅人誠信納稅意識,突出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的稅法宣傳教育,引導公民樹立誠信經營、依法納稅意識。建立促進誠信納稅機制,完善納稅信用管理辦法和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落實聯合激勵和聯合懲戒措施。
《規劃》要求,全面推進社會稅收共治。健全完善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的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各級稅務機關要主動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把稅收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當地普法工作體系。要加強與當地宣傳、文化和法制等部門協調配合,加快稅收普法教育基地創建活動。要積極協同教育部門,把稅收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增強青少年稅收法治觀念。堅持集中性宣傳與日常性宣傳相結合,普及與群眾利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增進公民對稅收工作的理解和共識,促進社會納稅遵從。通過各種形式,積極適應社會大眾的稅收法治文化需求,在全社會大力培植誠信納稅、模范守法典型,加強稅收法治宣傳輿論引導,發揮先進典型的帶動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提高全社會對稅收法律的認知度。
《規劃》提出,完善稅收法治宣傳教育保障。各級稅務機關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稅收普法工作作為法治宣傳的重點。要積極開展稅收普法教育基地建設,爭創全國稅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各級稅務機關要對稅收法治宣傳重點項目優先立項,進一步強化經費保障。要按照國稅地稅合作規范要求,加強雙方協調配合,積極整合宣傳資源,形成稅收法治宣傳合力。實行“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強化責任落實,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績效管理和督查督辦。(來源:中國稅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