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億元減稅降費大幕即將開啟,如此轟轟烈烈的大改革是國內經濟格局將重塑的開篇。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雙創事業,雖然創業浪潮歸于理性,但這回減稅降費最大贏家當屬耕耘雙創的各類企業,替他們構建良好的發展空間。為迎接雙創的下一個浪頭,還在觀望的微小企業應該讀懂這波機會,并選擇可靠的創業平臺將機會放大。
深化減稅降費,既打雷又下雨
據悉,很快財稅部門將發布具體的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細則。大家都守候在財政部網站,等待中央、省級的基金和收費目錄清單公布。與此同時,財稅部門已經著手積極備戰,包括營改增落實成效全國督查、營改增政策輔導等工作均已展開。
進一步減稅降費,2017年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草案報告明確提出今年減稅降費的具體方案和目標。具體而言,在減稅方面,繼續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將增值稅稅率檔次由四檔減并至三檔,擴大減稅效應。此外,將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優惠范圍從年應納稅所得額 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以下,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這兩項減稅新政為中小微企業“量身打造”。
從5500億減稅降費看懂政府的良苦用心
降費方面,全面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包括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授權地方政府自主減免部分基金,改革到位后,全國政府性基金將剩下21項。取消或停 征35項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收費項目減少一半以上,將剩余33項。此外,將進一步清理規范經營服務性收費,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
藍圖已經繪就,只待政策落地。“在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報告之后,具體舉措很快就會發布。”財稅系統人士透露。
微小企業輕裝上陣,蓄勢待發
從減稅層面說,增強了微小企業的獲得感。2016年5月,我國全面推行營改增,實現了對所有貨物、服務的各項環節全面覆蓋。數據顯示,全年降低企業稅負5500多億元。
創業階段的企業多為微小狀態,抗風險差,盈利弱,在稅費面前更是需要政策性的支持。此次國家有針對性地利好微小企業,本身就是要促進創業環境的優化。
而且政府也在反復強調此次“減稅降費”的根本目的,就是撬動全民創業熱情。這在上周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談創業上明確說明。并專門強調了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下一步還將落實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措施,對創業擔保貸款財政按規定給予貼息。
這套組合拳都在為雙創事業再次騰飛做準備。作為投身雙創事業的企業主,應該在這段時間重新梳理現有資源,尤其在選擇平臺資源上,必須謹慎選擇。
減稅降費的大戲即將上演,也會奏響微小企業的春天,在春天的前夕選對平臺就像選對良駒,在之后的順境中能更快人一步。(來源:海峽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