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素質提升‘115工程’和省局‘能力建設年’要求,把增強隊伍的戰斗力作為‘十三五’期間的首要愿景,站在優化升級的角度,推出能效管理這一新做法。”朝陽市國稅局副局長邢國運介紹說。
朝陽市國稅局人事科科長李樹會告訴記者,所謂能效管理,就是按照“能人上、好人用”的工作導向,對每名干部的能力和績效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以能效結果作為干部職位晉升、評先選優的評判依據,以此激發干部自主學習、自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該局將能效管理分為能力測試、教育培訓、考核評價和成果運用4部分內容,配套5個相關辦法,建立起“以能促效、以效提能”的循環遞進模式。在能力測試環節,引入計算機考試方式,按照稅務系統崗位分工,成立13個委員會,將考試類別細化為13類。針對崗位基本所需,每類設立千道以上試題庫,載入開發的考試軟件。所有人員的能力測試成績必須達到規定標準后方可上崗,保證“術業有專攻”。
在教育培訓環節,由人事部門會同各個委員會針對考試成績開展分級分類業務輪訓,并充分利用微信語音教學、師傅帶徒弟等創新手段開展教育培訓。目前,全市國稅系統已建立各類工作培訓微信群28個,結成“師徒對子”160余對。
在考核評價環節,把工作實績作為教育培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個人工作績效”與“綜合考核評價”作為檢驗教育培訓成果的核心標準,提出個性化的培訓方案。
在成果運用環節,建立個人能效“賬戶”,內容涵蓋能力測試成績、個人工作績效和綜合考核評價,實行公開、透明管理,將個人能效“賬戶”中的匯總成績與干部競爭選拔、評先選優和兼職教師評選等工作緊密結合,促進全員主動抓學習、干工作,從而形成“考、訓、評、用”四力齊發、相互促進的隊伍素質能力建設新局面。
“2015年剛從基層局調入市局時,業務能力有限,工作很吃力。后來參加了局里組織的專項培訓,又通過自學、跟著師傅學,很快找準了方向,補齊短板,現在還評上了兼職教師,有機會參加局里對骨干人員組織的高端培訓,把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給更多人。”朝陽市國稅局辦公室科員李志祥說,他剛剛獲得全省國稅系統“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行政管理類考試個人第二名。
“推行能效管理以來,干部自主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全員崗位能力普遍增強,這也使得今年我局各項工作質效得到較大提高,征管主要指標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納稅人滿意度較去年同期提升7個百分點。”建平縣國稅局副局長姜華說。
朝陽市國稅局局長張保林表示,從明年開始,他們將全面實現計算機隨機抽題考試、當場出分數,進一步提升考試的公正性、透明度。干部崗位素質能力在線訓考平臺和手機APP等學習軟件也將全面應用,為干部營造更加便捷的自主學習環境。“下一步,我們力爭使能效管理與數字人事系統充分對接,進一步提升干部素質能力,為實現稅收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來源:中國稅務報)